第四章:
一,了解以太网以及互操作性
1,双绞线的标准
a,568A
线序: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
b,568B
线序: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
现在常用的是568B,所以我们以568B为例
从左到右每根线的作用是
1:输出数据(+) 2:输出数据(-) 3:输入数据(+) 4:保留为电话使用 5:保留为电话使用 6:输入数据(-) 7:保留为电话使用 8:保留为电话使用
由此可见,虽然双绞线有8根芯线,但在目前广泛使用的百兆网路中,实际上只用了其中的4根,即第1,第2,第3,第6,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。
两端是一样的线序叫做直通线,两端不一样的线序叫做交叉线。
现在大多数都是直通线。基本上都可以自适应
2,光纤
类型:
多模---距离短(890米)
单模---距离长(1300米)
材质:
a,玻璃
b,塑料
3,传统以太II帧格式
DM 6B|SM 6B|type 2B|46-1500B|FCS 4B Type:0x0800----IP 0x0806-----ARP 0x86BB--IPV6
MTU:最大传输单元 1500Byte
4,流量类型
a,广播---一对多
b,组播---一对一个组
c,单播----一对一
d,任意播--就近
5,MAC地址的表示方式(16进制表示)
6个字节(48bits)
前24bits是MAC地址分配机构,分配给厂家的(V-ID)。后24bits,是厂家指派的。
各个厂商的MAC地址表示的方法:
6,2层帧交付的过程
1),交换机的基本功能
a,学习
b,转发
c,过滤
2)帧交付的过程
a,PC1--->PC3通讯
先查看ARP表项,有没有PC3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。
如果没有,那么PC1要发送ARP(通过IP地址来解析MAC地址)的请求。
b,当交换机收到这个ARP的请求后,先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,记录:
PC1的MAC地址和端口的映射(0001.0001.0001----F0/1),然后,除接收端口外,向所有接口泛洪(广播)。
c,当PC2收到这个ARP请求后,首先,在自己的ARP表中,记录:PC1的IP地址和MAC
地址的映射(10.1.1.1---0001.0001.0001),不回应这个请求。
d,PC3也会收到这个ARP的请求,首先,在自己ARP表中,记录:PC1的IP地址和MAC
地址的映射(10.1.1.1---0001.0001.0001),然后,回应这个ARP的请求(ARP-REPLAY)
e,当交换机收到PC3的ARP回应后,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,做记录:PC3的MAC地址和端口的映射(0003.0003.0003---F0/3),然后解封装,并且基于目的MAC来查询MAC地址表(CAM表),做组转发。(从F0/1接口发出)
f,PC1收到PC3的ARP回应后,首先在自己的ARP表项中做记录:PC3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(0003.0003.0003----10.1.1.3)
g,PC1知道PC3的MAC后,数据包就可以封装并发送了!!
7,交换机端口的属性
a,双工
b,速率
8,接口的状态
9,出现的问题
端口出现过多的冲突,一般是由双工不匹配造成的,配置全双工。
端口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双工和速率造成的。
端口问题一:
端口问题大多数和双工和速率有关
端口问题二:
双工相关问题实例:
1.一端双工,一端半双工导致双工不匹配
2.一端全双工,一端自动协商
协商失败将工作在半双工模式,导致双工不匹配
3.一端全双工,一端自动协商
如果协商失败将工作在半双工
两端都工作在办双工则没有双工不匹配的情况
端口问题三:
两端全设置为自动协商
一端全双工失败,另一端半双工失败
两端全设置为自动协商
1.两端如果协商失败,则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
2.两端协商为半双工,没有双工不匹配的问题
端口问题四:
1.一端设置为10M ,另一端设置为100M,造成速率不匹配。
2.一端设置为高速,另一端设置为自动协商
如果协商失败,则恢复为最佳速率
3.两端都设置为自动协商:
如果协商失败,两端则恢复使用最低速率
两端都使用最低速率,则没有速率不匹配的问题